浮绘,浮世绘中的立体奇观
<新版 浮绘江户日本桥市中之图>; 溪斋英泉; 1820s—1840s
什么是“浮绘”
“浮绘”是浮世绘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分类,因其在平面画作中融入了西洋绘画理念中的“透视”和“立体”技法而闻名。这种技法使得画面仿佛“浮出纸面,跃然眼前”,欣赏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因此被称为“浮绘”。
在以平面写意为核心的东方绘画当中融入写实与立体的概念,这使得浮绘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与见证。它的诞生受到荷兰铜版画和中国风俗绘画的共同影响,并在日本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到幕末时期,浮绘逐渐过渡为风景浮世绘和风景版画,并为新版画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小林清亲、川濑巴水……这些大师们的传世之作中无一不融入了浮绘带来的技法革新理念,浮绘中蕴含的“东西融合”理念一步步将浮世绘推向了技法与艺术性的巅峰。
可以说,浮绘是一条隐藏在日本近代绘画历史中的动脉,贯穿了浮世绘的创新与变革之路。
<浮绘中秋之景月见图>; 歌川丰春; 1780s
跨海而来 奥村政信与早期浮绘的诞生
浮绘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江户中期。亨保5年(1720年),第八代幕府将军德川吉宗宣布解禁部分西洋书籍,使得日本人第一次接触到包含透视图法的欧洲绘画。与他们熟悉的东方绘画不同,这些西洋画作通过透视技术在平面上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全新的视觉体验令日本画师大为震撼,也激发了他们将这一技法融入浮世绘创作的兴趣。
最早尝试这种技法的是浮世绘画师奥村政信。他将西洋透视法运用到描绘室内场景的浮世绘中,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例如,他常以歌舞伎剧院的内部场景或小说戏剧中的经典片段为题材,利用建筑物的结构来表现透视感,大量人物穿插其中,细节丰富。然而,由于当时对透视技法的理解尚不成熟,这些早期浮绘在远景处理上显得单薄,透视比例也时常不够精准。
<两国桥夕凉见 浮绘根元>; 奥村政信; 1745年
技法上的瑕疵并未打击到观众们的热情,浮绘特殊的赏玩方式更是吸引了大量观众。与传统的浮世绘作为墙上装饰品不同,浮绘需要借助特殊的装置——由两片以45°夹角组装成的凸透镜来观看。通过这种方式,画面中的立体感被进一步放大,让观者仿佛置身画中。这种独特的互动性使浮绘成为江户时代妇女儿童热衷的娱乐形式之一,在铃木春信等画家笔下就能看到借助透镜赏玩浮绘的女性形象。
<骏河町越后屋呉服店大浮画>; 奥村政信; 1745年
走出房门 丰春与北斋带来的变革与创新
浮绘在安永年间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中歌川丰春的贡献尤为突出。丰春吸收了荷兰铜版画的风景绘画技法,将浮绘的表现从室内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室外场景。在他的作品中,江户人可以看到异国的街道、宽阔的天空、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盛装游行的队列。通过这些浮绘,观众仿佛得以一窥世界的不同角落,甚至可以说,他将整个世界凝缩在一张薄薄的纸上。
<浮绘境町葺屋町颜见世夜芝居之图>; 歌川丰春; 1780年
歌川丰春的成功为后来的浮绘画师铺平了道路。继他之后,葛饰北斋也创作了许多出色的浮绘作品。北斋的浮绘与丰春相比更注重视角的变化和画面结构的协调性。他常常采用仰视的视角,通过地平线、建筑物的轮廓以及屋檐的延伸线来展现画面的深度。同时,北斋放弃了早期画师极端追求立体感的夸张风格,更加注重整体画面的和谐与简洁。他通过“略写”手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背景中的人物和景物,使画面详略得当,整体感更强。这些改进为后来风景浮世绘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江户两国桥夕凉花火之图>; 葛饰北斋; 1796-1801年
从浮绘到风景绘 东方的纸上世界
随着浮绘技法的逐渐成熟,其发展方向也在不断演变。在晚期,画师们逐渐放弃了早期作品中极端的透视效果,转而追求更广阔的画面场景和和谐统一的画面关系。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风景版画的兴起。
葛饰北斋和安藤广重是风景浮世绘的两位代表画师,他们的作品无不受到浮绘的启发。在模仿欧洲铜版画和中国山水画的过程中,这些画师逐渐掌握了如何合理地表达山水、大地、天空、河流、村庄与行人的技法。从早期的写实风格逐渐转向写意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既有东方神韵又蕴含西方画理的新风格。
这一转变标志着东西方绘画理念的汇合。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日本浮世绘不仅通过模仿和创新吸收了外来技法,同时也反向影响了欧洲的绘画艺术,成为19世纪“印象派革命”背后的一股重要力量。浮绘作为这种交流的桥梁,为日本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新版浮绘金龙山二王门之图>; 葛饰北斋; 1781-89年
文化的交流与循环 浮绘带来的启示
浮绘作为浮世绘中的一条独特分支,不仅展现了日本画师对西洋技法的吸收与创新,也见证了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历史进程。从奥村政信的初试技艺,到歌川丰春对室外场景的拓展,再到葛饰北斋与安藤广重对整体画面感的追求,浮绘的发展贯穿了整个浮世绘的历史脉络。
尽管浮绘的创作热潮已成为过去,但它对风景浮世绘与风景版画的影响至今仍历历在目。作为一种兼具艺术性与趣味性的表现形式,浮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江户时代的艺术活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浮绘元祖东都歌舞歧大芝居之图>; 葛饰北斋; 1796-1801年
Sharon